財稅細分領域專家 一對一服務 個性化方案
時間:2019-11-28 09:18:48
秋冬之際
有些人的皮膚會開始發(fā)干
變得像魚鱗一樣
而且還會伴有瘙癢
用手輕輕一撓
皮屑像雪花一樣唰唰地掉
這是為什么呢?
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原因可能就是:
洗澡洗多了!

即使在大冬天
也有人喜歡一天洗一次澡
你身邊肯定也有這樣愛干凈的人
那每天都洗到底好不好呢?
冬天該多久洗一次呢?
快來看
每天都洗澡好不好?
許多人可能都有每天洗澡的習慣,在氣溫高的地方,一天洗兩次也很常見。盡管如此,現在的醫(yī)學專家還是不建議每天都洗澡,因為沐浴乳和洗發(fā)水等不僅會帶走皮膚表面的臟東西,同時也會帶走皮脂。
皮脂是皮膚表面的一層類似于油的物質,它可以保護皮膚,防止表皮層水分過度蒸發(fā)。
如果洗澡過于頻繁,破壞了皮脂層,露出了脆弱的表皮細胞,那么干燥,瘙癢等等的皮膚癥狀就都可能接踵而至了。
多久洗一次澡才科學?
沒有人規(guī)定應該多久洗一次,具體還是應該因地因人而制宜。
在炎熱潮濕的時候,因為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旺盛,洗澡頻率可以適當增高,而在寒冷干燥的地方則需要相應減少,以防止皮脂被過度清潔。
在這方面,中國皮膚科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中國皮膚清潔指南》可供參考:
一般情況下每2~3天洗澡1次,炎熱的夏季或喜愛運動者可以每天洗澡。而在干燥地區(qū)、或者寒冷的冬天則建議老年人5~7天1次,年輕人3~5天1次即可。
洗澡的水溫不易過熱,夏季可低于體溫,冬天略高于體溫。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左右,老年人可以適當延長。
如非要每天洗澡,那么相應的縮短時間,以減少對皮膚表層的過度清潔。年長者可適當延長沐浴時間,但也不宜超過20分鐘,以防止浴室通風不暢導致的缺氧和窒息。
洗澡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?
有人覺得洗澡就是從上洗到下,從頭洗到腳,實際上更好的方式是先洗臉,再洗身子,最后洗頭。
面部是空氣中灰塵等臟東西最容易附著的部位,它們會藏在毛孔中,洗面奶有時也無法完全清潔,而洗澡溫熱的環(huán)境可以讓毛孔擴張,將這些臟東西第一時間清除,會讓洗完澡的你更有“面子”;
而頭皮的血管豐富,直接熱水沖淋對于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,因此將洗頭放在最后,待全身適應浴室溫度,頭發(fā)也完全濕透后,洗個頭既干凈又安全。
洗澡要避免哪些誤區(qū)?
1、搓澡必須搓出泥
對于皮膚來說這并不是一種好習慣,搓澡不僅搓沒了皮脂層,連角質層也一并搓去,這會導致皮膚變薄甚至有一些的小傷口,造成屏障功能減弱甚至有感染的風險。
因此關愛皮膚,建議遠離過度搓澡。
2、沐浴乳需抹遍身體的每一寸肌膚
有些人洗澡時會使用很多的沐浴乳,把全身上下涂了個遍,對于皮膚清潔來說,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,一般來說清水足以帶走皮膚分泌物和污漬。
因此只需要針對如腳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使用,省錢的同時也避免了天然保護劑皮脂被誤傷。
3、洗完澡馬上就睡
洗澡會讓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,全身血流速度加快,身體會進入相對清醒的狀態(tài),此時往往不易入睡,甚至容易失眠。
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洗完澡后等待1-2個小時再入睡,皮膚表面水分蒸發(fā),讓表面皮膚溫度降低一些后,可以讓睡眠質量更佳。
4、勤洗澡能滋潤肌膚
無論淋浴還是泡澡,雖然身體一直在和水接觸,但皮膚卻并不能吸收更多的水分。尤其是洗完熱水澡后,皮膚溫度升高,蒸發(fā)散熱加快,不僅揮發(fā)了皮膚表面的水分,還會帶走角質層中的一些水分,皮膚反而更干燥了。
因此真正能夠滋潤肌膚的,是在洗完澡后皮膚未干之時涂抹潤膚乳,給皮膚覆蓋一層保護層鎖住水分,減少蒸發(fā),如此才會有水靈的肌膚。
綜上所述
如果每天不洗澡就感覺難受
這種情況下
可以縮短每次的洗澡時間
不需要每次都用沐浴乳
清水沖個澡就可以了
同時潤膚乳也要跟上
這樣
既不違背習慣
也不傷害皮膚
來源:科普中國(ID: